跳到主要內容

發表文章

目前顯示的是 10月, 2017的文章

轉角咖啡店_Ask Coffee

晚上六點,距離車水馬龍、充滿活力的興隆路、羅斯福路口 不到五十公尺的地方,靜靜佇立了一家複合式咖啡店,在這個靜謐的巷道中似乎顯得有點孤單。 走進店內可以看到,左半邊賣的是女裝,右半邊則是飲品和老闆手工製作的蛋糕和小餅乾。 經營者是一對男女,二人一 度飄盪在七千公里外的澳洲,工作與生活, 最終選擇回到自小熟悉的地方,喔,或者說是女老闆熟悉的地方,因為男老闆是香港人。 「那時候每次回來探望外婆,總會看到這間店面空著,……。」 創業維艱,兩人現在每天大概是早上八點多就要進到店理,開始準備餐點,因為會視季節食材製作不同口味的點心,之後就一直到晚上十點拉下鐵門。     「最初是家裡人的身體出現問題,不能吃外面會添加發打粉的蛋糕,所以自己試做了沒有用發打粉的蛋糕,沒想到這邊的客人也有不少人有這樣的問題……。」也因為這樣,老闆對於店內製作餐點的食材相當重視,但價格依舊實惠。 店內的客群似乎是這個生活圈族群的小縮影。有住在當地社區的婆婆媽媽,後面師大分部的學生,來自公館的台科大、台大學生,附近商圈的上班族。因為每天準備的蛋糕用料都不同,有些顧客為了想吃到自己喜愛的口味,甚至會預先打電話來,希望店主能做自己想吃到的口味。 飲品部分,芝麻糊和杏仁糊都非常受到客人歡迎,這個是由男店主負責的港式飲品。芝麻糊的非常厚實,飄散著淡淡的芝麻香,搭配上頭灑上的堅果,讓人吃起來很有口感。 就像芝麻糊代表著男主人對家鄉的慰藉,咖啡則是讓他們想起當初在異鄉打拚的時光,墨爾本的咖啡香始終縈繞心頭,讓人難以忘懷。為此,他們找到台灣一位知名的咖啡烘培師,幫忙烘培出屬於自己心中那股澳洲風味的咖啡豆。 旁邊的女性服飾都是店家去韓國批貨回來的,老闆說之後還會和台灣設計師合作。上衣大部分價位是在一千元之上,老闆每月會去韓國批貨兩次。 近期博賞人文講堂舉辦的一系列講座中,有一站就是在這一區的萬福國小, Ask Coffee 也會贊助提供他們活動的茶點。相關的講座資訊可以參見: https://fullofshine.wordpress.com/

我在萬盛街的日子之四:書店巡禮

身為半個文化工作者,時不時地也會去逛逛書店沾染一下文化氣息,但這個年頭,書店經營真是愈來愈不容易了。原本想向大家介紹一下大安區這裡的特色書店「雅痞」,沒想到,距離上回去才隔沒多久。原本擺設圖書的地區,現已關下鐵門,只剩下專作餐飲和藝文活動的地方,此時我的腦海中不由得想起1998年的一部電影,「電子情書」,獨立書店被連鎖業者吞併。只是時至今日,我想這些連鎖書店的身影也不斷縮減,新興而起的是虛擬的網路書店。趁此機會巡禮一下生活圈中仍在努力求生的特色書店,抓住它們留存在當下的身影。 既然來了,那就試試它的餐飲吧。「Yuppie」雅痞,英文的原義其實沒有中文這般有品質,說穿了,指的就是財大氣粗的暴發戶。不過飄洋過海之後,指的倒比較像是追求生活品味的新興白領。位在大安區的雅痞,體現的意涵,正是種特有風格的生活。除了餐廳,也是藝文活動中心,從它的網站上可以看到列有一系列的講座和其他文藝活動。 室內風格很有歐洲風味。 餐點選項似乎是比以前多了一些。 點了泰式綠咖哩雞肉義大利麵,搭配35元套餐。裝在杯子裡的濃湯,和賣相不錯的義大利麵。 好吧,我必須誠實地說,這個泰式義大利麵真是淡而無味,算是相當的不怎麼樣。 公館:書林書店 從前從前,對於任何一心想學好英語的台北大學生來說,公館書林書店應該是如雷貫耳,只是不曉得現在電子書這麼普及方便的時代,大學生是還有沒有在追求這件事就對了。無論如何,這家躲在二樓、專營外文書的書店,還是相當值得一去的。 逛了一圈之後好像覺得自己的英文能力提升了不少……。現在都要善用室內空間兼營一些有的沒的。 這個年代,書店經營真是愈來愈不容易了,畢竟連我自己在弄了台Kindle之後,外文書現在都直接上亞馬遜購買了。因為小戶人家,家中實在也沒太多地方擺書,而且論選擇,亞馬遜的電子書真是海量的,除非是要買童書,才有實體紙本的需求。 公館:茉莉二手書店 完全拋棄以往眾人對二手書店的想法,寬敞的空間,現代化的室內設計,連廁所也有提供。 我也曾經來這裡賣過二手書,不過完全不用期待能夠拿到多少錢就是了,畢竟人家開門做生意,提供這樣的硬體,怎麼樣也需要壓低進價才能夠保持利潤。各種書籍的價格是肯定比新書便宜,但其實也不用抱持太大的期待,老話...